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中文(简体)
前蹤可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美德 > 信心 > 喜樂的死刑:迦太基的居普良 -- ( 西元195 - 258 )
> 類別

喜樂的死刑:迦太基的居普良(西元195-258)

西元258年9月14日, 迦太基的主教居普良(Cyprian) 因為拒絕主持異教的宗教儀式而被處決。羅馬總督迦略裏烏斯•馬西摩(Galerius Maximus)命令居普良要麼敬拜羅馬的神,要麼死。這位虔誠的主教沒有屈服,也沒有為自己的生命哀求;他只簡短地說:“我不做。”然後給了迦略裏烏斯•馬西摩如下的回答:“按你所命令的行吧……這樣的話,也就不需要陪審團來討論了1

居普良的死刑正代表了他所生活的那個動亂年代。他出生在北非迦太基一個上層社會家庭中,於西元246年信了主。兩年後,他戰戰兢兢地接受了迦太基主教的職位 2他在任的早年,一直躲避羅馬皇帝德修斯(Decius)的迫害。這位皇帝想消滅基督信仰;他要求全體公民公開保證敬拜羅馬的神。在許多教會成員向德修斯屈服之後,居普良發現自己面對一個難題:能夠讓那些叛變的基督徒重新回到教會嗎?居普良大體上選擇了折中的路線:如果拜偶像的人誠心懺悔,他就恢復這些人在教會中的地位。這種所羅門式的做法讓他聲名大振。

居普良作為牧師也是十分受尊敬的,因為他既以天上的事為念,顧及地上的好處。他的講道啟發人們越過“世界上紛擾的風暴,在救贖的港灣裏拋下堅固的錨”3 另一方面,他人道主義的作為又使城中的居民看到,他們的牧師不是一個隻會空談的人。當西元252年的瘟疫襲擊迦太基時,居普良動員他的教會幫助受害者。

這樣的敬虔冒犯了當權者。當馬西摩告訴居普良他將死在劍下的時候,居普良的回應是喜樂的:“感謝上帝4” 當他被押解到總督府的背後時,居普良自己脫下了斗篷,甚至還打算用手帕自己蒙住眼睛。在最後時刻,居普良還讓他的執事給了劊子手25塊金幣。為什麼他這樣慷慨呢?因為居普良相信,劊子手在幫助他快點到達天堂。當他明白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快樂地走向榮耀。

居普良拒絕被世界嚇到。他清楚明白基督的話語:“那些殺身體卻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倒要怕那位能把靈魂和身體都投入地獄裏的。”(太 10:28 )同樣的,今天,不論俗世還是魔鬼,都不能動搖上帝的僕人。因為在“救贖的港灣”下了錨,他已經完全準備好了面對最猛烈的風暴。

注:
1

“The Acts of St. Cyprian,” in The Acts of the Christian Martyrs, trans. Herbert Musurill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173, 175.

2

Elgin S. Moyer, Great Leader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Chicago: Moody Press, 1951), 93.

3

Cyprian, “The World and Its Vanities,” in Fathers of the Church: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the Latin Fathers, trans. F.A. Wright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 Ltd., 1928), 109.

4

Cyprian, Acts,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