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繁體)
前踪可寻
> 圣经原则 > 前踪可寻 > 隽语名篇 > 当前动态
> 主页 > 前踪可寻 > 教会 > 牧师、文化和公共责任 > 奥古斯丁的两座城 -- [410]
> 类别

奥古斯丁的两座城

阿拉里克(Alaric)和西歌德人(Visigoths)在决定撤回之前,刚刚侵入并占领了罗马。许多罗马人将这次惨败怪罪于基督徒。他们渴望回到由皇帝掌权以及崇拜异教的时光,并指责是基督教将罗马人变得软弱。对此,圣奥古斯丁 1 写下了著名的《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来回应这个挑战。

罗马那时已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同时也将彼得、保罗等多位使徒一一处死。尼禄(Nero)更是在自己的游园会上捆绑基督徒,残忍地点燃他们的身体以作照明,尼禄也因此恶名远播。在罗马,基督徒只能在躲地窖里偷偷地敬拜。这一段时期正是基督教发展的环境最凶险之时。直到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登基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君士坦丁于四世纪颁布了《米兰赦令》(Edict of Milan),宣布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从此罗马就不能再合法地迫害基督徒。但是,罗马同时也在逐渐衰弱,于是人们就将此归罪于基督教。然而,罗马难道是在公开承认基督教的地位之后,才开始衰落的吗?难道不正是基督教倡导来世的希望,才使得今世的人生不再被看重吗?

奥古斯丁 的《上帝之城》回应了这些责难。这部作品决不是一部封闭的学术著作,乃是奥古斯丁 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在忙碌的教牧工作的百忙之中,抽空完成的。《上帝之城》显然是作者在预备讲章、举办婚礼和葬礼、以及关怀探访之余写成。此书分成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奥古斯丁 试图反驳异教徒批评基督教造成了罗马的衰落:其实罗马早在基督教崛起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在罗马创建之初,罗马诸神就已经没能好好保护他们,等等。

第二部分,奥古斯丁 追溯了上帝之城(神的子民)和人类之城(那些拒绝神恩典的人)的起源、发展、结局。两座城市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爱——对自己的爱(人类之城)和对上帝的爱(上帝之城)。前者的结局是永恒的毁灭,后者的结局则是永远与神同在(上帝之城)。

正是这幅“两座城”的景象,一直以来成为西方文化抵御暴政的堡垒。的确,西方一旦抛弃历史性的基督教,接踵而至的常常是乌托邦式的梦想家,寻求以专制和残酷的手段迎接“地上的天国”(上帝之城)——例如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 ,二十世纪的纳粹主义 、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 。(对于那些在乎“地上的天国”的人, 他们一听到“天上的天国”就会嫌烦;然而,如果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天国,就不会再去理会那些虚无又卑劣的替代品了。)

奥古斯丁 教导说,牧师也应当成为护教者、信仰的辩护者。有时,他们必须和教会之外的人交战(如《上帝之城》所述)。有时,他们也必须在教会内部讲解教义,解决会众对教义的迷惑。很少有牧师会像奥古斯丁一样,花十五年的时间写出900页的巨著。但是身为牧者,他们所蒙的呼召就是要保护他们的羊群,免受诽谤和异端的侵袭。如果牧者警醒、敏锐、熟练、勇敢地看守群羊,那么羊群就有福了。

注:
1

研究奥古斯丁的一生和著述的著作,有不少已经出版。近期对奥古斯丁的教导及影响较有成就的研究,是《古往今来的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大百科》,由亚伦 D. 斐兹杰拉德编(Augustine Through the Ages: An Encyclopedia, ed. Allan D. Fitztgerald)Grand Rapids: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年。不过,想要详细了解奥古斯丁,最好的选择还是那部讲述自己如何归主的自传《忏悔录》。虽然该书有不少神学及哲学性内容,但对学者和一般信徒而言,一样通俗易懂并且使人着迷。该书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学经典,是《西方经典名著》的明确选择(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18, ed. by Robert Maynard Hutchins,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