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繁體)
当前动态
> 圣经原则 > 前踪可寻 > 隽语名篇 > 当前动态
> 主页 > 当前动态 > 教会 > 衰落中的教会 > 基督教欧洲的盼望
> 类别

基督教欧洲的盼望

2005年5月30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发表了杰伊•托尔森(Jay Tolson)的《欧洲人非基督徒》(European Not Christian)。他指出,1945年的欧洲只有一百万名穆斯林,然而到了2005年,定居欧洲的穆斯林已有一千八百万人1 另外,土耳其可能加入欧盟,那就又多了六千二百万穆斯林。托尔森因此推测,这对欧洲的身份是否会造成什么影响。重组后的欧洲将有八千万穆斯林,再加上欧洲对基督教兴趣的逐渐下降,所以托尔森得出肯定答案。据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统计,只有11%的法国人、21%德国人、33%英国人认同宗教的重要性。相形之下,欧洲及其他地方的穆斯林均认为,宗教对他们的身份至关重要2

伊斯兰教的急速成长以及基督教的衰微,预计会引起许多问题。欧洲是不是必须取悦伊斯兰教 作为其文化远景?基督徒对这样的趋势是否应该保持沉默?若这么做,欧洲的教育、社会整合、艺术、建筑、文学、政体,更不用说宗教等,将会有巨大的变迁。即使是有人愿意面对这些问题,困惑依旧存在:他该怎么做?欧洲的盼望是什么?

中世纪时期,人们靠战士的勇敢来抵挡企图征服欧洲大陆的穆斯林入侵者。但什么样的军队能够在今日的基督教欧洲兴起呢?这些挑战是否能由专家及智囊团来解决?虽然不能说毫无价值,但人们还是不禁要怀疑,仅仅政治上的分析及缓和是否足以阻止欧洲文化的衰退。

2005年8月的《基督传万邦》(Christ for the Nations)杂志发表了弗蕾达•林赛(Freda Lindsay)的《欧洲身份的转变》(European Identity Shifting)。她断言,要解决大规模离弃基督教以及基督教文化的消亡问题,“(惟一的)灵丹妙药”就是“圣灵的复兴”3 这并非不可能的任务,且看看全世界灵恩教会的成果就知道了。灵恩运动在不到一世纪的时间,人数已飙升至“可能达到世界基督徒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来自占多数人口的世界(南半球国家)”4 这种增长也许能延伸至欧洲,因为灵恩派按圣经教导一位有位格又大有能力的神,祂希望与人建立个人的关系——相比欧洲的传统宗教,这确实是鲜明的对比。宣教学学者亚兰•安德森(Allan Anderson)提出,灵恩派事工的典型特征,是致力于解决实际的个人需求,“诸如病痛、贫困、失业、孤独、邪灵、邪术”5 这种宣教方法的“处境化特点”当然能应用到欧洲所面临的迫切课题上。其实只需要想想2005年秋季的法国,穆斯林青年所做的暴动是由什么样的处境所酿成的就行了——这就是欧盟国家所面临的挑战的实例6

2006年,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汇集到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为了欢庆他们称为“五旬节浇灌”的一百周年庆。这项活动可以为欧洲基督教之重建做出什么贡献?诚然,善思考的欧洲人不会那么容易就接受太过以感情为基础而缺少哲学精明的运动。但谁知道呢?或许一种能处理灵里空虚、甚至紧迫社会危机的基督教,可能会对问题缠身、世俗化的欧洲具有吸引力。一个人当然不必成为灵恩-五旬节派才能达到灵里复兴,而所有的基督徒都应当致力为欧洲的复兴而祷告。

注:
1

见《关键时刻杂志卓见》,《英国与伊斯兰教——祸不远矣》。

2

杰伊•托尔森《欧洲人非基督徒:席卷欧洲大陆的强劲世俗主义》(“European Not Christian: An Aggressive Secularism Sweeps the Continent”)U.S. News & World Report, 2005年5月30日,http://www.usnews.com/usnews/culture/articles/050530/30europe.htm (访阅于2006年7月31日)。

3

弗蕾达•林赛《欧洲身份之变迁》(Freda Lindsey, “European Identity Shifting,” )Christ for the Nations (2005年8月):12页。

4

亚兰•安德森《朝向主体世界国的五旬节派宣教学》(Allan Anderson, “Towards a Pentecostal Missiology for the Majority World”)Asian Journal of Pentecostal Studies 8, no. 1(2005年1月):29页。也见《关键时刻杂志》,《张的衰亡报道与下一个基督王国的好消息

5

同上,46页。

6

有关例子见凯瑟琳•腓德《法国心中的疾患》(Catherine Field, “The Sickness in France’s Heart”)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5年11月8日, http://www.iht.com/articles/2005/11/07/opinion/edfield.php (访阅于2006年7月31日)。无论腓德的分析是否百分百准确,对这篇讨论都不是那么重要,而重要的是她所带出的引发法国穆斯林青年暴行的主要课题:失业、贫困、激进的伊斯兰教。